日升家园目录

第141章 李恪(二)

时间:2024-01-02作者:忘川锦鲤

    第141章  李恪(二)
    “但此事他却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,只是将此事怪罪于辅佐李恪的长史身上,从这点也足以看出李世民对这位皇子的疼爱与重视,这也是他有望登上太子之位的重要基础。”
    “在唐太宗的诸多儿子当中,这件事李恪是受宠的,但又不是最受宠的。”
    “贞观五年到贞观八年,李恪先后被任命为都督秦成渭武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、都督齐淄青莒莱密七州诸军事齐州刺史、益州大都督,开了亲王或宰相遥领都督的先例。”
    “他在赴任齐州都督之前,与太宗一起吃了一顿久违的家常便饭,两人当时说说笑笑确实高兴,可是事后,等李恪走了以后,李世民的想法就变了。”
    “唐太宗就向房玄龄等大臣倾诉内心的不安,他说他想要多多和自己的儿子相处,但是又怕他对他们太亲近,让他们滋生出不该有的野心。”
    “明明只是吃了一顿饭,唐太宗就如此担心李恪会有争夺太子之位的心,对李恪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。”
    “因为太宗对四皇子李泰的态度截然相反,他宠李泰可是没有底线的。”
    “按照惯例,皇子成年后都应该去封地,不得长驻京城,但唐太宗偏爱李泰,特许李泰留在长安。”
    “唐太宗还经常大肆赏赐李泰财物和珍贵书画,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太子的规格,臣子劝谏李世民,李世民也只是取消了太子的开支限制,并没有削减李泰的开支,等于是变相地维持了李泰逾制的花销。”
    “这时,李世民看到如此光景,便心生了易储的想法,毕竟作为一个合格的太子,不仅要有忧国忧民的情怀,还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想法和英武果断的做事风格,如果将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,交到这样一个人手里,最终只会加速朝代灭亡。”
    “作为唐朝未来的继承人,还不够强大,担心他控制不好国家大事,毕竟“国赖长君”。”
    “而唐太宗想立李恪的想法,并没有就此打消。”
    秦始皇:李世民对于李恪也确实有宠爱,但是不多,就看后面李恪惨死这是怎么回事了?听这意思还和李世民有关吧。
    “唐太宗立李治后大半年的时间,他觉得这个小儿子才十五岁,一直被养在身边没有任何经验。”
    “李恪不仅治理能力突出,就连打仗方面也是一样,有一次唐代与突厥的对战中,吴王李恪竟单枪匹马将突厥的很大一部分骑兵逼退,他因此在这场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。在李世民众多的儿子当中,李恪才是最像他父亲的。因此不仅李世民本人对李恪寄予厚望,连后世都是对他极高的评价。”
    “大家知道我刚才讲过的,在李承乾还没谋反的时候,就已经出现精神问题了,整天就知道花天酒地,仗着自己的太子之位,胡作非为,毫无进取之心。”
    朱棣:关系大着呢!
    “或许是李世民的不安吧,在李恪赴任的时候,李世民给了一本《诫子书》。”
    “在唐太宗的心中他与杨妃的儿子李恪为太子最为合适的人选,就其个人来说,他英武果断,心怀大志,可以说是立储的不二人选。”
    扶苏反复琢磨张姑娘这几句反问,突然扶苏瞪大了双眼,“唐太宗这是要让长孙无忌除掉李恪!”扶苏对自己的想法惊住了。
    “或许是这封《诫子书》的作用,李恪学会自我克制,此后未再见李恪因其他过错被罢官免职,不仅如此,李恪敬畏权万纪的刚直而善纳其言,连太宗都啧啧称奇。”
    “在这一片祥和的时候,意外发生了,就是李承乾的谋反,和立储之事。”
    “但皇宫中到处都是眼线,作为太子的李承乾自然也就听说了这件事,便“病急乱投医”带兵造反直接代替李世民之位,这样一位整日萎靡不振的太子终究是敌不过老辣的李世民,最后也没有落得一个好的下场。”
    <div  class="contentadv">        “太子之位空缺,引得众多皇子蠢蠢欲动,然而唐太宗心中却早已有了合适的人选。”
    “看看,照唐太宗对待李泰的方式,李泰不滋生出争夺皇位之心才是怪事好吧!反观李恪,仅仅是因为一顿稍显亲近的家常便饭,便招来太宗的怀疑,实在是冤枉!”
    “唐太宗为什么不立李治呢?因为在他的眼里李治是仁弱的。”
    “这真的是宠爱吗?为什么晚年了还要往李恪身上加把火呢?还要在提一次立储之事,他有那个上位的可能性吗?还多次提醒大臣们李恪“英果类我”这句话!”
    李信:照这么说,这也没一碗水端平啊!
    曹操:是我,我也得膨胀,堂堂的皇帝怎么就分不清主次呢!
    孝庄:按宠爱排的话,应该是李泰、李承乾、李治、李恪,可怜的孩子!
    “可是长孙无忌不同意啊,当时关陇集团势力那么大,唐太宗只能立李治为太子。”
    咸阳宫,
    “扶苏,和李斯学了这么长时间了,你看出什么问题了吗?”嬴政对着在看竹简的扶苏问道。
    “本来以他的才干是最有望被立为太子的,但他有着隋朝皇族血脉,无论是长孙无忌的压迫还是怕有改朝换代的风险,他都不可能会封为太子,而他也因为自己的身份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。”
    “就因为这件事,长孙无忌与李恪从此势同水火。”
    “于是唐太宗又想到了换储,而当时的李恪是唯一合适的人选,因为除了李恪之外的其他几位王子都不是很成器。不是因为被贬、被杀就是实在是扶不起的阿斗,李世民这时候除了李恪别无他选。
    他不可置信自己的想法,看向了父皇,父皇对他点了点头,居然露出满意的结果。
    嬴政又问道:“说说你怎么看出来的?”
    “张姑娘不是反复提了好几次长孙无忌的势力大吗,而且李恪一点可能都没有,为什么要再次提起一次,刺激长孙无忌,这不是更让长孙无忌容不下李恪吗?我就是在这最后一句话看出来的。”扶苏说完再次看向了自己的父皇,想要知道自己的猜测对不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