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升家园目录

锦鲤童养媳:发家致富旺全家 第476章 同时被十位阅卷官认可的考卷

时间:2022-06-27作者:一只青玉勺

    _:锦鲤童养媳:发家致富旺全家 第476章 同时被十位阅卷官认可的考卷

    李掌柜酒后吐真言,而林六娘他们也终于知道了李掌柜来临江楼做厨子的真正原因。

    虽说李掌柜的儿子好不容易留在京城,排了好些年的队,才谋了个一官半职,可是没钱打点,只能在大理寺做一个小小的从九品司务,每天干着打杂的活,得来的俸禄连养家都不够。

    李掌柜心疼儿子,才想着出来找活干,为儿子减轻负担,好在顺利被临江楼瞧上了,又因为借鉴林六娘的创意,做出了一道“爆”菜,得了不少钱,这钱给儿子打了点了关系,才叫李江做了狱丞。

    狱丞虽说也是小官,但有油水可捞,那些想进大理寺探监的人都必得给狱丞塞点银子。

    如今李江的日子也没那么拮据了,李掌柜也有些受够临江楼的行事风格了,所以林六娘她们今日一说,李掌柜真动了心思。

    李掌柜也放不下自己祖传的香米酒,还想着能够把香米酒发扬光大。

    于是等李掌柜酒醒后一拍即合,商议先开卤水铺子,卤水搭配烈酒,再合适不过。

    于是林六娘和胡又晴各拿出钱来,罗鹤轩出铺子出人力,李掌柜负责酿酒和经营,选了良辰吉日,把这家名叫“甜卤”的卤水铺子给开起来了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有关殿试的评卷工作也在如火朝天的进行着。

    诚如诸位监考大人的预测,这次殿试的题显然有些超纲了,因此考卷特别容易阅。

    拿字来凑数的,先放在一旁。

    狗屁不通的,放在一旁。

    一共三百份考卷,十个阅卷官围坐一圈,轮流传阅一圈算是结束,此又称之为转桌。

    因为没找到能看的文章,甚至连评卷过程都省略了,直到看到一份文章。

    见首阅的官员放慢动作,认真看了起来,其他人都不禁翘首以盼。

    又在心里猜测这是谁的文章,难道是那个第一个交卷的?那个刚从大理寺被放出来的传奇考生?

    说起来也巧,首阅的官员也是孙固言的学生,看完后,他拿起笔在卷角一处画了个‘o’。

    殿试判卷规定,标示分为“圆”,“尖”,“点”,“直”,“叉”,得“o”最多者为佳卷。

    然后轮到了礼部尚书接过来,文章一入目,便不禁入神。看完之后,心中除了感叹外,倒也猜到是谁的文章了。

    毕竟那日,周鹤川可是跟一个走出考场的,与其他抓耳挠腮的考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
    而这篇文章也是行云流水,言之有物,一看就知道不是东搬西凑凑出来的。

    于是他也说不出什么徇私之类的话,这文章确实写得好,鞭辟入里,入木三分,他若是给了其他评语才是徇私,再加上因为之前的事情,只怕陛下虽然明面上对他没处置,心里已经不喜,给他记下了这笔账,只等到日后发作。

    因此虽然礼部尚书很不情愿,但他也给了“o”。

    这连着两个“o”,让第三位阅卷官不禁期待。

    看完,他也给了个“o”。

    就这么一个个传递下来,倒有人想给个别的评价,但这么多“o”在上,他若是给了较差评价定然少不得磨勘一番,是时落个‘各存成见,有上下其手之弊’,若查实还要被处置,只能跟着给“o”。

    于是一份考卷上,出现了十个“o”,也算是破天荒头一遭了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状元落谁头上,还用说?

    花了两日时间,把所有考卷都阅完后,准备拿给陛下过目时,有官员迟疑道:“这么报上去不会有什么事吧?”

    周鹤川可是刚从大理寺被放出来,之前的事情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,若是他再为状元,会不会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?

    而且他实在是太年轻了,年轻地让人有些咋舌和下意识的怀疑。

    “能有什么事?我等不过秉公处理,题是陛下出的,优劣他自然深谱在心。”

    “说得倒也是。”

    新科贡士的考卷很快就被送到昭文帝手上,本来应该只送“o”最多的头十份,让皇帝评出前三甲及剩余名次,大抵是为了避嫌,这次把所有考卷都送来了。

    昭文帝先从那堆多的中抽了几份看了看,扔在一旁,又去看单放的那十份。

    十份中,其实有大半都没切入实际,,但由于做文章的功底好,写得不会让人看不进去,因此得选用来凑数。

    但昭文帝仍有些失望,燕台十三城问题历来已久,一直是本朝大患,昭文帝当日出这道考题,虽说是临时起意,但也勾出了昭文帝内心埋藏多年的雄心壮志。

    却不料这些考生皆答非所问,没有一个能看的。

    直到看到最后一份时,昭文帝这时已经很不耐烦了,甚至因为燕台十三城的事情,想到那些嚣张的匈奴,心中憋闷不已。

    谁知刚一拿起这最后一份考卷,昭文帝方才读了一两句,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,竟是迫不及待的往下读去。

    “好!说的好啊!我大梁正需要如此人才——”这一张考卷竟是让昭文帝读的心胸澎湃,恨不得立刻发兵西域,征讨匈奴,像是回到年轻时立志要干一番功业的时候。

    昭文帝再定睛一看,竟是周鹤川的名字。

    昭文帝对于这个名字不陌生,皇姐和他有纠葛,京城的流言也跟他有关……昭文帝有些犹豫了。

    他让太监拿来朱笔,在那份考卷的第一折上准备写字,想想又停住了。

    乌公公伴昭文帝多年,试探开口:“陛下可是遇到了难事?”

    昭文帝放下笔,长叹一口气:“这文章写的鞭辟入里,入木三分,是好啊!尤其那几句‘匈奴未灭,何以为家’,‘犯我国土,虽远必诛’,真是说到朕心坎里了!”

    乌公公低着头,说:“陛下今年出的这题,可是难倒了那些只会读书的考生,这位周会元能联系实际,言之有物,实在难得……”

    乌公公状似无意道:“奴才记得,当年肖将军似乎也说过类似的话……”

    提起肖青崖,不料昭文帝的脸色一变,四周的气压都降了一降。

    乌公公立刻跪下请罪:“奴才失言,此等朝政要事,奴才不该评判。”